早春时节,阳气催生。又是一年谋篇季,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地政府,都呈现出一派疫后重整、击楫奋进的欣然气象。今年经济工作仍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但在“稳”的前提下更多了“进”的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五大政策组合”、注重“六个更好统筹”,明确“五大任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四川2023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以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鲜明导向。
首先,要认清做好经济工作的意义和形势。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另一方面,我们还处于几个变量剧烈变化的关口。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叠加发力,发展的基础将会更牢、条件将会更优、动力将会更足,经济运行有望回升向好。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四川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上来,锚定“7111”年度目标,坚守国企责任担当,主动趋利避害,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在推进全省经济发展中挑重担善作为作贡献。
其次,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无数的事实证明,信心和决心比金子还重要,我们要坚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近年来,集团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大幅提升,组织架构、团队建设、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实现高速高质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增强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集团十年蝶变,企业的内在属性、投资逻辑、人才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发展阶段呼唤新的战略规划、新的制度体系、新的管理模式,要加大力度推进深层次的企业改革,切实扫除发展道路上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增强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决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秉承以实绩论英雄的标准,拿出“二次创业”的精气神,鼓足做大做强的拼闯劲,对标深创投、苏高投等标杆企业,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敢于担当,努力在集团实现第二个十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创造崭新业绩。
最后,要明晰做好经济工作的方向和路径。按照省委“能扛活、能承压、能挑担”要求,作为构建四川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体系的生力军和承载体,我们要围绕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调控、撬动作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是加大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尤其要发挥好政企子基金、城市更新基金的服务功能,加快“新基建”,做实“老基建”,强化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在全省重大产业招商项目、重大基建投资项目、重大城市更新项目上有所作为,真正投出一批有影响、有效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二是加大社会基本保障领域的关注与投入。要以推动设立四川养老基金为抓手,促进老龄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提高社区综合功能、布局细分领域、搭建新型服务载体等方面发力;要以国家支持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为契机,大力探索写字楼、商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资产证券化之路。三是加大社会生活服务提档升级的模式创新。要赋予传统物业管理的新内容,注入楼宇会务、会计汇算、行政代办和小区食堂、管家服务、就医联系等增值业务,不断提升物管现代化管理水平;结合体育基金、预制菜基金等的设立,着力在完善生活配套、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深挖供给侧产品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此外,在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供应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通国际资本融资渠道等领域也要有所作为。
(编辑/杨强 王晓丽 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