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纺织作为支柱产业,“纺”出了无数人的温情岁月,“织”就了物质文明不断前行的美好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纺织业大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纺织业强国。曾经只能用布票扯布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时代的洪流也为纺织业赋予了更多机遇和使命。
“今天的纺织业,可编织万物。”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纺科院”)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蒲实,深耕行业37载,与行业一路同行的他,为纺织业的繁荣而感到振奋,“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纺织材料既可上天做飞机内饰、宇航员服装,也能入海做潜艇内饰。”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蒲实
在纺织业“上天入海”的跨越式发展中,省纺科院亦一马当先,成为了助推行业前行路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步履不停 擦亮科研底色
2022年7月的一天,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又找到了蒲实,这次带来了一个“难题”——希望省纺科院将织物连续印染先进工艺技术的前处理(包含退浆、煮练、漂白等)环节进一步优化,从用时1.5小时缩短为30分钟左右。面对3倍的效率提升需求,蒲实接了招,“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达到这个水平。”底气的背后,是该院对于创新技术研发的步履不停。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纺织业迎来大发展时期,印染企业遍地开花,可由于工艺技术缺乏以及污染物不当处理,印染也带来了污染,苦了居住在印染企业附近的居民。
“守护绿水青山便是守住行业的根基和发展后劲。”蒲实说,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省纺科院,决定勇挑责任,研发印染新技术。同印染同行一道进行了系列技术攻关,织物连续印染先进工艺技术破土而出,为行业发展引入了创新活力,也促使印染企业一改“高耗能、高污染”的固有形象。
“该项技术让印染企业摆脱了用染缸染色的传统生产工艺,实现了从这边进坯布而从另外一边出成品的自动化处理生产加工。”蒲实介绍,这样数字化、智能化、连续化的操作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也使企业人工成本、污染治理成本大幅降低。如今,在省纺科院的大力推广应用下,四川印染企业已基本实现织物连续印染先进工艺技术。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市场竞争力,也带来了绿水青山,蒲实给出一组数据:原来四川省内印染企业每条染色生产线每月只能生产80万米,现在已经达到每月160万米,如今平均百米耗水只需0.8吨、耗标煤只需20公斤,在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中,这两项标准的上限分别为1.6吨和30千克,“国家新标准已经很严了,但我们实现了质的突破。”
依托此项创新技术,四川工装面料的生产加工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逐步成为全球工装面料加工中心之一,每年10亿米,四川工装制造以绿色、高效的姿态走出了省门,更走出了国门。
“为了缩短印染工序,我们还开发了柔软性涂料印染粘合剂,让涂料印染代替了染料印染,生产出的工装面料质量不降反增,进一步降低了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蒲实口中的这款粘合剂是省纺科院研发的众多绿色生态纺织助剂之一。
作为纺织品生产加工最重要的原料,纺织助剂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纺织品的最终品质和附加值。“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们的产品推广难关重重。”蒲实坦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纺织助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标准也不断调整。
在如此情形下,省纺科院咬紧牙关,选择迎难而上,通过不断改进制备工艺、替代部分原材料,同时一并改进产品研发规划,硬生生闯出一条路,“如今,我们研发的30余种助剂应用到纺织品上后皆能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eko-Tex Standard 100)的要求。”蒲实介绍,省纺科院全力打造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已具备年产各类纺织、印染助剂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上万吨的能力,市场覆盖全国各主要纺织、印染加工省市及部分东南亚地区。
在不断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省纺科院又将绿色生态纺织助剂的触角延伸至了再生资源领域,破题废物回收综合利用。
“我们常见的矿泉水瓶等塑料,其实可以经过处理,转化成再生涤纶,用来制作衣服。”但背后难点重重,蒲实说,由于这种再生涤纶纤维纤度和强度离散性偏大、分子量不均匀,在印染时很难染匀、染透,属于世界性难题。“我们为此研发出的防泳移剂,结合再生涤纶纤维生产、印染工艺技术的相关技术攻关,让再生涤纶纤维织物的染色效果达到了普通涤纶纤维织物染色效果。”蒲实骄傲地说,四川的再生涤纶印染加工水平也因此跃升至国际领先地位。
不断攀爬技术高峰似乎成了省纺科院的代名词,成就的背后,是该院对成为纺织行业绿色、节能、生态发展驱动引擎的不懈追求,如今,该院作为西部领先的综合类纺织研究院,在高性能化学纤维、绿色生态纺织助剂、清洁化印染关键技术及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领域首屈一指。“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但覆盖了国内中西部,还远销华东、华北、华南等纺织传统优势区域。”蒲实的眼睛里闪耀着自豪的光芒。
一次次技术的革新,也为川内印染企业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石,“以绵阳佳禧印染为代表的几家川内大型印染企业,每年利税都相当可观。”蒲实说,企业之所需,也是省纺科院责任之所在,“既然佳禧以及其他印染企业主有效率提升等需求,那省纺科院必将继续发挥科研本色,优化技术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共享 点亮行业图景
能够利用技术革新帮助到企业发展的成就感,对于蒲实来说,要追溯到1985年。那年8月,爱好纺织业的他走进了省纺科院的大门,“刚入行时,还是有些迷茫的,当时纺科院很多优秀的前辈带领着我一起做技术研究,攻克难关。周边很多企业也会找过来,请我们帮助解决难题。”在与前辈的共同攻关下,诸多技术成果真正惠及了企业,助推了行业发展,也让蒲实内心产生了一种发挥自身价值的满足感。
2021年12月22日,蒲实在四川宜宾丝丽雅集团指导科研技术工作
“点点滴滴的成就感积累至今,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技术只有分享才能让行业发挥更大的魅力。”蒲实认为,行业人共襄盛会,碰撞的是当下,更是未来。
在蒲实的办公桌前,堆叠着好些文件,这其中,有某市的轻纺行业发展方向研究报告、某市的苎麻产业发展规划、某集团的纤维素纤维产业协同搬迁项目“三评一书”论证报告……封面的下方,齐刷刷的印有“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落款。
“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外开放交流,主动分享技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的同时,广泛开展产学研协作,助推产业的集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令蒲实津津乐道的,是去年在四川、浙江两省主要领导的见证下,省纺科院与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加工贸易基地绍兴柯桥区政府签署了“四川——浙江深化东西部战略合作协议”,顺利搭建起东西部纺织产业合作的桥梁,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产学研创新内涵,筑造了深耕产业聚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更高平台,也为行业同仁汇聚合力、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7月13日,蒲实(中)在实验室参与绍兴市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中心企业提出的共性技术研究工作
在与浙江相关纺织企业的合作中,省纺科院的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了“满堂彩”,“很多企业老板凭借我们的技术解决了切实难题,在行业大会上逢人就夸我们。”在相较沿海城市,纺织业发展受限的内陆地区,能够研发出被沿海纺织人称羡的产品,这对于蒲实与同事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而这,也更加坚定了省纺科院加快科研脚步,辐射行业企业,助推我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行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省纺科院不仅主动分享技术,也积极分享技术知识,与多家企业、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为高校学生授课并提供实习场地和岗位。
“此外,我们设立了四川省财贸轻化纺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近两年培养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名,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各三名。”在蒲实看来,纺织行业虽历史悠久,但具备旺盛的生命力,这生命力,在技术的创新研发与薪火相传下,必将生生不息。
拥抱市场 解锁“长青”密码
一入纺织,便未离开,走过37个四季轮回,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蒲实一路成长,也一路因省纺科院的辉煌时刻而感动。
他至今犹记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第一主研人的总工王桦接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状的那一幕,“这是我院历史上的最高奖项。”蒲实说,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省纺科院成功攻克PPS短纤维和长纤维的制备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成为继美、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PPS纤维,并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满足了众多行业迫切需求,“如今,PPS纤维的国产产能已经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且走出了国门。”蒲实说道。
与这项荣誉一并展现在省纺科院的,还有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9项,150余项科技成果,30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诸多荣誉背后的“密码”,是技术对市场的主动拥抱,蒲实说,“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经过市场的检验,技术研发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科学技术才能更加炉火纯青。”
蒲实回忆,尤其是2001年转制为企业以来,省纺科院紧抓机遇,更加立足于市场需求,为解决行业企业发展难题,积极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不断强化研发队伍建设,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并在与客户的需求改进、优化沟通中,动态调整技术科研方向,逐步在原材料优化、绿色可降解、节能环保等方面占据优势。
转制21年来,省纺科院的主要客户不断积累,覆盖浙江、山东、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客户单位有80余家,间接助力客户利润提升5亿元以上。
2021年5月20日,蒲实(左一)为福建省石狮市印染企业考察团介绍纺科院新技术新产品
“如今,我们迎来了第二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蒲实介绍,并入四川振兴集团后,集团的金融活水再次让省纺科院的技术科研焕发新活力,“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会借此再上一个新台阶。”
机遇之下不乏挑战,“四川振兴集团在企业管理、发展目标等方面要求很高,我院作为科研属性的转制院所,在经营管理、高质量服务市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与集团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挑战,蒲实与同事欣然接受,一如遇到技术难关那般,快速地找到了攻克方向,蒲实谈道,下一步,省纺科院将坚定融合发展道路,依托集团的支持,加快绿色印染助剂产品的转型升级,推进高性能纤维制品的成果转化,在纺织新材料、印染新技术等领域立足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从而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引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批批纺织人用勤劳、奉献与担当成就了中国纺织业“衣被天下”的格局与气势。发展的洪流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现代中国纺织业的关键词。承接时代命题,蒲实所在的省纺科院用切实行动,交出了一份节能环保高效的优质答卷,但这张答卷还未到终章,“我们会继续用扎实的技术、坚实的态度、殷实的追求,为行业铺就更多条通往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展望未来,蒲实目光坚定。
(记者/蔡晓慧 来源/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