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程明首次接受环球人物网采访。李佩蔺/摄
10月8日15时许,蓉城秋雨淅沥,但程明的心情十分灿烂。“去年刚建起的先进纤维材料研究中心,不到一年时间,已经陆续出成果了。”
话音落下,他用手指了指窗外。沿这个方向望去,几间白色的平房映入眼前。平房内,一台耗资两百余万的设备正飞速运转着。“我们的相变纤维材料,具有蓄热调温的功能。尽管目前还处于中试阶段,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攻关,未来,这项技术在民用和军工领域一定大有可为。”程明的眼里闪烁着光。
忽然间,他的思绪回到了设备安装那天。当晚,他和研究中心里的年轻人们同样振奋,安装至凌晨2点才离开。6个小时后,他又一如往常,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了研究院里。
今年,是程明入行的第33个年头。“我最割舍不下的,还是丝绸”,他这样感慨起自己的半生。
历经千帆,54岁的程明,仍以一颗年轻的心,去热爱、思考。
饱满的时光
1990年,程明大学毕业后,去往当时的四川省丝绸公司,干起了办公室工作。“除经营外,在过去,这家公司受省政府委托,还要负责全省丝绸行业的管理。”从那时起,程明的人生与丝线紧密缠绕在了一起。
1993年,程明调至阆中市第二轻工业局任副局长。1994年,他回到省丝绸公司,先后在党办、人事处、团委等部门任职。几年后,他又辗转至内江、雅安,和桑蚕生产打起了交道。直到2008年,程明来到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这一待,就是十五年。
在某种程度上,程明的足迹,鲜明地叠印着时代的变迁轨迹,“可以说,我见证了行业的辉煌、衰落、恢复和重生。”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国内丝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丝绸行业迎来迅猛发展。“最辉煌时,是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当时,四川省丝绸公司创汇占了四川出口创汇的三分之一”,程明回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行业步入寒冬。”
1997年9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解困,从丝绸纺织行业开始。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大多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逐渐摆脱困境,“丝绸行业在2000年后,也恢复了稳定。”
四川省丝绸院,就置身于这场浪潮之中。
2001年,四川省丝绸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转制科研院所”之一。程明将这次转制,定义为“一次历史性跨越”。
为什么是“历史性跨越”?“从事业单位转为市场主体,从旱涝保收到自找口粮,体制转变、观念革新,再回首,如今丝绸院的发展,完全得益于这次跨越。”
涅槃重生,往往伴随着迷惘与阵痛,但四川省丝绸院并未停步。
2007年由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更名为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产业版块向桑蚕农业、种质资源、丝绸工业装备等领域延伸;2020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为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基础;2021年划转至四川产业基金,科研成果转化迎来春天。
每每转折之际,四周不乏质疑,“这些坎儿,丝绸院究竟能不能跨过去?”
事实给出了响亮的回应——自转制以来,四川省丝绸院承担了200多项省部级的科技项目,获2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8件发明专利、育成桑树新品种4个、柞蚕新品种2个、获得农作物品种权6个,建立了科技发展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多项技术成果推动、引领着四川乃至全国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我们的业务收入保持在7000万元左右,出口在250万美金左右。放在过去,这是不敢想的。”程明有些小得意。
面对未知的挑战,四川省丝绸院披荆斩棘,每一步都踏得坚定。
三年前,一场大会上,从20多岁到60多岁的“丝绸人”,相聚一堂。“今年,我们丝绸院建院42年了,艰苦奋斗的场面历历在目。42年来,一代又一代干部职工自强不息、执着向前、接力长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激情燃烧的攻坚战,经历了由事业型科研院所向科技型企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单一的丝绸工业研究所向综合性丝绸科研院的华丽转身。”程明一席话毕,不少人已眼含热泪。
“同一时期,曾面临同样困境的其他传统行业,为什么消失了?我们丝绸院为什么能生存下来,还‘活’得这么好?”程明突然抛出一问。
“是代代职工的坚守和拼搏,是自强不息、执着向前、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的丝绸院精神。”给出答案的这一瞬,过往欢笑、泪水似在程明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他的语气也激动了起来。
实实在在搞科研、做产品
研发核心技术、造出“拳头”产品,是四川省丝绸院一次次“华丽转身”的前提,更是丝绸院人不曾磨灭的初心。
自2000年四川省丝绸院提出“真空+”煮茧技术的构想,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2020年,减压煮茧技术问世,攻克了蚕茧缫丝质量瓶颈,在国内外首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蚕茧缫丝的煮茧技术体系及工艺路线。
几年间,搭载该项技术的减压自动煮茧设备,销量与口碑双双起飞,稳居国际领先地位。“从国内来看,可以说,凡有丝绸的地方必有它的身影。目前,这些设备也已出口到了越南、泰国。”
“茧质智能测试技术,也是我们的一大亮点。”程明补充道,“即使你在北京、我在成都,只需一部手机,就能看到测试的数据、场景,从而保证买卖双方的公平。此外,我们也已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了小蚕智能共育、智慧蚕业系统,打破了人工调节蚕宝宝生长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传统模式。”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风暴之下,这些技术成果,犹如一匹匹黑马,在国内外市场突出重围,成为备受追捧的“明星”。
交谈之间,四川省丝绸院的丝绸数码印花产品,正乘帆远销至法国、意大利等地。
2022年3月,程明与欧洲友善环境(有机)认证机构(ICEA)代表商讨丝绸出口产品技术标准。
时尚产品能在欧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背后潜藏的技术、工艺,不可小觑。
约摸几年前,有个客户曾火急火燎地找到程明,希望四川省丝绸院能帮忙印制一批以四川风光为主题的丝绸作品,以作活动伴手礼。“起初,他找到上海的一家公司,但来回印了几次,都没达到预期效果。”程明仔细观察起设计图,“有田园、房子、油菜花、小桥、流水,图案和颜色非常复杂,但对我们来说,这不成问题。”
活动临近前,程明将印制完成的产品交到客户手中,“他们说,‘对了对了,就是这个感觉!’”
“这些丝绸数码印花产品,特别在哪里?”记者不禁发问。
程明神秘地笑了笑,“印制过程中,工艺的处理、校色,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其中的核心技术以及助剂,就是我们制胜的‘秘密武器’。”
桑蚕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茧质智能测试技术、减压煮茧技术、丝绸数码印花工艺、柔性纺丝技术......围绕“桑、蚕、茧、丝、绸”这条产业链,四川省丝绸院一次次完成着自身的蜕变,推动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更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丝绸领域的“遥遥领先”迈进。
成绩背后,浓缩着一个个夜以继日攻坚的故事。但仅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却并不是四川省丝绸院人最终的心愿。
在程明看来,科技要促经济、提高生产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有两件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2019年,程明率队前往四川巴中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实施科技扶贫。“当时条件艰苦,交通也不方便,有些路段车都开不进去。”到了村子后,程明心心念念的,都是“该怎么帮他们脱贫?”
2019年7月,程明在巴中市巴州区寺岭镇贺家河村指导柞蚕养殖。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腹心地带,柞蚕是其特色资源之一。柞蚕蛹可以食用,柞蚕茧也能拿来做蚕丝被。”经过多次考察、讨论,程明和科研人员们决定在这里实施柞蚕饲养的项目,“通过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卖柞蚕,短短两年间,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子也脱了贫。”
与这里相距200多公里的南充嘉陵区双桂镇,也因四川省丝绸院的技术优势而受益。“2020年,我们和当地一家茶企,合作了一个优质桑茶种植的项目,在西河流转了3万多亩土地,建起桑茶基地。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管理桑园、采摘桑叶等,实现了增收。”程明回忆。
一棵桑树、一片桑叶、一项项技术、富了一方又一方土地。
或许,在以程明为代表的丝绸院人心中,踏踏实实做科研、造产品,不仅是完成技术更迭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传道之行——为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带来有用、好用的工具。
他们相信,唯有脚沾泥土、心系民生、胸怀大局,科研成果才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数据,而是改变未来、创造未来的动力与工具。
要看得更长远
这些年,程明一直在思考:“该怎样借助科技的力量,续写丝绸故事?”“又该如何不断延伸‘丝绸’的边界?”
他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汲取灵感,将目光锁定在了蜀锦,“蜀锦,有‘天下母锦’之美誉,是四川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如果不加以保护,将来会面临失传的风险。”
就这样,十余个服装工程专业的设计人员,聚在了一起。他们花大量时间搜集历代蜀锦图样,逛博物馆、上网查资料、借阅高校研究成果,自去年1月至今,已运用技术手段复原出200余幅从汉代到唐代的蜀锦纹样。
程明用了“工匠活”三个字,来形容复原过程的艰辛。“有的已是残片,有的颜色很难辨明。纹样复杂的,光是在电脑上绘制,就要耗费半个月。”
纹样复原,只是一个起点。在这件事上,程明看得更加长远,“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蜀锦纹样的数据库;第二步,建立蜀锦工艺的数据库;第三步,建立织机的数据库。当这些都建成了,我们最终再建立一个蜀锦网上数字博物馆。”
在他的规划中,蜀锦网上数字博物馆,将出现在川内各大博物馆的屏幕上,人们日常使用的电脑、手机里,“轻轻一点,就能获取每幅纹样的故事、信息。”
纹样中的飞云流彩、祥禽瑞兽、花鸟草木,将从沉睡中醒来,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一幅更大的图景在程明心中展开。
“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快开发蜀锦纹样在时尚领域的应用前景。目前,我们正探索丝绸服装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之后,还将结合丝绸特色小镇、青少年科普基地等消费场景,助力全川兴起以丝绸文化为载体的文旅经济。”他补充道,“今年国庆,我们去到‘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成都北部的‘锦门’,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了蜀锦、蜀绣之美,大家对这些传统文化、工艺非常感兴趣。”
今夏,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上“神鸟”绕芙蓉的蜀锦纹样惊艳亮相;成都航空空乘制服的蜀锦腰带色彩绚烂、纹样飘逸......“试想,当凝结着古人智慧的传统蜀锦、蜀绣纹样,出现在更多国际国内重要场合、汉服等文化时尚领域,又或是民众日常穿搭中,那该多好。”
程明说,唯有如此,四川省丝绸院才算是不负传承丝绸文化、续写丝绸故事的重任。
续写的笔触,其实在很早就已开启。
在一处处实施科技扶贫的田野、一个个“爬坡攻关”的日夜、一次次产业链的延伸、一场场顺时之变的浪潮里。在四川省丝绸院的笔下,丝绸的故事,变得更加鲜活、立体。
两年前,四川省丝绸院划转至四川产业基金,这给了程明更多底气。他提出,“要‘立足丝绸、跨越丝绸’,以基金‘活水’,灌溉科创‘沃土’,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让‘丝绸’的内涵,甚至延伸到先进纤维材料、生物大健康等领域。”
程明说,无论是建立数字博物馆也好,还是研究蚕丝生物材料、先进纤维材料也罢,“即便这些科研项目,在我任上可能不一定收效很快。但我相信,只要长久地做下去,一定具有无穷的潜力。”
扎根丝绸行业三十三载,他的目光,超越了人生的长度,投向更远的未来。
如今,这支笔正交到了四川省丝绸院的青年们手中。
面对这样一个极具挑战、充满机会,又令人兴奋的时代,他们也正如往昔院内、业内的前辈们一样,沉下心来,不断求索,借用思考、创造和随年华一同积淀的视野,让技术成为续写丝绸新篇、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文/李佩蔺)
(来源/环球人物网 校对/刘雯枚 编辑/王晓丽 阳博)